大陸官員的變遷
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將取代許宗衡在深圳的工作。正當人們都在查找王榮的背景之時,我卻想到另一個問題,就是中國官場的變化。一代又一代的官員接棒,已換了好幾代人,而他們的特點和形態,也在不斷轉變,想來殊堪玩味。在毛澤東年代,所有幹部都以政治掛帥,最重要是思想紅,懂不懂業務不要緊。那時候,人人手上拿着「紅皮書」,也就是毛澤東的著作,所謂「寶書不離手,語錄不離口」,弄得全國一片慘然,還鬧出無數大笑話。例如《人民日報》的總編輯竟然不知道李時珍是誰,還要他「馬上從明朝跑來」。
在鄧小平年代,幹部的質素好了一點。由於工業化開放的需要,鄧小平使用了一批技術官僚,李鵬就是學水利的「留蘇派」之一,讓他們逐步上位。不過,投其所好的作風仍在中國官場瀰漫。當年的政治局委員丁關根就是鄧小平的最佳牌友,多次在工作上出事,反而不斷升官。
後來,中國轉向全面的經濟發展,不能只依靠技術官僚了,於是逐步提拔經濟幹部,導致各級官員都紛紛搶着在經濟方面惡補,誓要拿一兩個經濟學的銜頭,這才吃香。所以,經濟型幹部大行其道。
到了今天,只懂經濟也不夠用,因為中國社會的變化已令到各級官員必須面對方方面面的挑戰,包括社會問題、政治訴求、民生問題,以至維權事件等。可以說,這是全能型幹部的要求,不是單槍將或雙槍將,而是多槍將,而且手、口、腳都能打仗,幾乎每一個細胞都要懂得打仗,才能應付今天的形勢。
觀乎此,既令人高興,因為幹部質素提高了。但是,為何貪污案件仍是無日無之呢?
劉銳紹
[email protected]
===================
:o) 試下開 post :o)